如果你走过泸沽湖,就一定会记得她深邃如眸的湖水和湛蓝高远的天;如果你愿意走进这里的达祖小学,就一定忘不了那一个个淳朴的纳西族孩子和他们善良真诚的脸。
如果,如果你还未曾来过,也没关系,跟随我们的博客,欢迎您走进达祖小学,走进这一株绽放在泸沽湖畔的格桑花。如果您也像我们一样爱上这朵花,欢迎加入我们,让这些美丽的花开遍山岗,开得更加绚烂、更加悠远。
2000,撤校。
达祖小学位于四川省盐源县泸沽湖镇木跨村达祖社,这里的人们,更习惯称呼村子为“大嘴村”。世世代代的大嘴村民以耕田为生,民风古朴但生活清贫。2000年,由于教育资金短缺等问题,达祖小学被迫撤校,村子里的孩子们不得不转到邻村的另一所学校就读。
由于思想保守传统,村民们对教育的重视度远不及其它地区,大嘴村原本受教育的人口数量不多,这一次撤校,导致上学的路途更遥远,开销更大,许多村民无力负担,不少适龄儿童从此辍学,稍大一点便开始下地务农。
在美丽的泸沽湖畔,到处盛开着大片的格桑花。达祖的人们信仰藏传佛教,藏语中,“格桑”是幸福的意思,格桑花寄托了人们期盼幸福吉祥的美好愿望。2000年,格桑花的花期竟是那样意外地短暂。
2004,复建。
2004年8月,以李南阳先生为首的台湾爱心团进驻泸沽湖达祖社,在进行了多方面的考察和调研后,开始在这里开展包括文化保护、教育助学、生态农业、生态旅游等在内的全方位资助。2004年底,达祖小学复建工程正式启动。
泸沽湖横跨川滇两省,此时的云南泸沽湖地区,已经在丽江旅游热浪的带动下率先变得更加富庶和商业化,
2004年的除夕夜,达祖村的大部分人是在复建小学施工现场渡过的。新学校的每一砖一木都凝集着村民们的汗水和希望。村民们有的出工出力,有的出砖、出木材;上至年过七旬的老翁,下到七八岁的孩童,都忙碌地在施工现场帮忙。终于,崭新的达祖小学拔地而起。
从破败不堪的木楞房到今天的二层木搭楼,达祖小学涅槃而生,目前设置了学前班至五年级共六个班级。除了教室、宿舍和老师办公室,这里还修建了浴室、卫生间、村民会议室、电脑室、图书室。尽管篮球场并不那么平坦,尽管升旗台并没那么奢华,它却明明白白地昭示着人们:达祖小学,回来了。这里的每一砖一瓦、每一根木头,都凝聚着村民的血汗与期盼,每一笔善款、每一本书、每一个球,都映射着善心人士们博大的爱。
2007,延续。
达祖小学不仅是教书育人的地方,同时也以学校为基地,全面开展在泸沽湖的爱心工作。除了建立了公共澡堂,使常年无法洗澡的村民能够定时洗到热水澡,还进行了成年人扫盲、扶贫、环保等多个项目。达祖小学最终的目标是在助学育人的同时帮助村民提高素质,让他们最终不用受助就能供孩子上学。
2007年,李南阳先生不幸罹患癌症,不久与世长辞。达祖村的人们不禁失声痛哭,他们叹惋李先生的未酬之志,同时也深深地担忧达祖小学的未来。爱心团的人们没有放弃达祖,更没有忘记李先生的遗愿,大家重新振奋,开始了新的接力。志愿者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,被捐助读书、新毕业的孩子归来反哺母校……不是每一种感动都需要泪水来陪衬,我们相信,我们所做的,你一定都懂。
格桑花是开在高原上的最普通的小花,它们花茎细小,看上去弱不禁风,可是风雨越大,它越坚挺,太阳越暴晒,它越灿烂。在风风雨雨的路途中,达祖小学艰辛而努力地前行着,也许我们不是山岗上最夺目、最绚烂的那一个,但我们,愿做花期最久、最禁风耐雨的那一朵。
2009,等你。
如果你问,你能做什么。我们想说,欢迎参与我们,任何事情——只要你愿意做。
达祖小学全部的资金来自民间善款,没有任何雄厚的物质背景,全部是爱心人士在帮助这些成绩优秀但家境赤贫的学生。
若,您有广阔的情怀,并且也有这样的意愿和实力。我们目前以达祖小学为放射点,向周边其它地区扩散,努力推动在需要新建小学的村落建立学校,为需要教师的学校提供支教。专门的调研小组,将帮助捐建学校的企业单位进行先期调研和后期协调,协助建校。
若,您有一己之力,有一颗捐助孩子的心。在小学阶段的孩子,每人每个学期全部的住宿伙食、学习和生活费用是400元。初、高中阶段略高一些。每月,我们都会走访到每家每户,实地调研受助学生的家庭境况,将详细境况反馈给爱心人士,您的善款被送达到最需要的学生中,我们还将定期向您回馈学生的信息与成绩。
若,您是专业人士,懂医学或农业、教育或养殖,或者任何可以教授给村民的技术,能够拿出一小段时间来传授这些技艺,也欢迎您来这里。
若,您什么也没有,没关系,只要您有一颗关注孩子们的善良的心。一台旧电脑,一条红领巾,一个球拍,一块橡皮,或者仅仅是在看到达祖小学的信息时留下您眼中善良的目光,我们都已明白您的心意。
有爱就有希望,我们在等你!
附:
在复建初期,达祖小学在泸沽湖地区共开展了6项具体的扶助工作:
1.
2.
3.
4.
5.
6.